史诗级房产政策,能否让马可波罗重回上市轨道?

购房群
买房如何避坑,来看看他们怎么说?
立即进群

估计实控人黄建平怎么也想不到,就在马可波罗上市被深交所暂缓后不到24小时,房地产行业迎来了堪称核弹级的政策利好。

而建材瓷砖行业,作为房地产产业链的重要一环,其业绩直接受到楼市的影响。

5月16日晚,深交所宣布暂缓审议马可波罗上市,要求后者说明并披露经营业绩是否稳定、单项坏账准备计提是否准确等问题。

实际上,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受到了房地产行业下行的拖累。

没想到仅过了大半天,高层便连发四大房地产利好,一是取消首套和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二是降低首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三是首套房最低首付比例调整至不低于15%,二套不低于25%;四是央行将设立3000亿元保障房再贷款资金。

四大利好叠加,截至17日收盘,房地产开发板块上涨7.10%,20多家房企股票盘中涨停,如保利发展11.2元涨停,万科A 9元涨停。

这两家龙头房企,正是马可波罗的大客户。在上市招股书提到,公司当前的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为26.48亿元,坏账准备为10.49亿元,计提比例高达39.61%,主要的应收款来源就是这些悬崖边上的房企客户们。

展开剩余86%

图源:马可波罗官网

单项坏账准备计提是否准确也正是深交所要问询的问题。在这次房地产新政利好的节点,马可波罗回复深交所时相信会更有信心。

当然,从实质来看,远水救不了近火,政策利好对市场拉动的持续性也有待观察,毕竟信心比黄金重要。

而且,马可波罗的问题也不止于此:突击分红、逆向扩产、估值过高、关联交易等业内质疑依旧存在。

黄建平的马可波罗,这一次上市路,注定坎坷。

01

房企寒冬波及业绩

虽然名字跟那位元朝时期来到中国的威尼斯商人同名,但这家公司是土生土长的广东公司。

前身叫广东马可波罗陶瓷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11月5日,拥有“马可波罗瓷砖”和“唯美LD陶瓷”两大品牌。

据招股书数据,2020~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85.91亿元、93.65亿元、86.61亿元和89.25亿元。

而净利润分别为15.74亿元、16.53亿元、15.14亿元和13.53亿元。在房地产行业连年下滑的情况下,这家与房地产高度相关的企业,业绩表现出人意料地相对平稳。

图源:马可波罗上市招股书

但在2024年第一季度,马可波罗也面临业绩失速加大。营业收入为13.13亿元,同比下滑16.01%;归属净利润为1.97亿元,同比下滑16.03%。

近三年公司的坏账比例也不断提高,2021~2023年分别是35.95%、39.45%、52.2%,都超出了陶瓷行业平均值;

2021~2023年,马可波罗的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23.65亿元、21.26亿元、18.75亿元,占各期末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29.44%、29.75%和23.98%,存货比例都不低。

坏账比例提高、存货比例不低,归根到底都是马可波罗的客户们,也就是本来风生水起的房企们出了问题。

陶瓷这类建筑用料,行业默认就是有较长的账期,如今房企还不起,甚至马可波罗对多家房企的计提坏账准备比例达到了100%。

然而,今天高层的四大房企利好,令房地产板块久违地拉升,多家房企涨停。

房企当前萎靡的根本原因在于市场低迷,影响了房企的回血,同时对融资端造成了影响,形成恶性循环。

假若房地产大势能触底回暖一些,马可波罗的坏账数据、存货数据相信都有不少改善,这也许有利于深交所的下一次审议。

02

上市动机与时机存疑

面对企业的上市申请,深交所可以给出同意、否决或者暂缓审议三个决定。这次暂缓审议,也说明深交所对马可波罗尚有疑问,但也给出对方解释的机会。

但其实不少股民和吃瓜群众更好奇的是,马可波罗为何在这个时间上市?

首先是时机不对。

即使从2022年5月马可波罗向证监会首次提交IPO申请开始算,那时房企们已经开始出现陆续爆雷的苗头,作为与房地产行业强关联的下游行业,马可波罗这个上市时机就很奇怪。

今年证监会集中发布了多项文件,IPO审核将会更加严格,A股IPO市场已连续101天未有企业上会,期间有102家IPO项目被撤回,马可波罗作为“出头鸟”挑战IPO新规,这个时机也有点显得过于勇猛。

其次,马可波罗对自身的估值也比较自信。公司计划发行1亿2千万股,占总股本10%;拟募集31.58亿,换句话说,发行价格将会定在26.30元/股,公司市值将高达315亿元,市盈率高达24倍。

这两个数字对比同行都略显夸张。其中蒙娜丽莎目前市值53.35亿,市盈率20倍;东鹏控股市值96.3亿,市盈率13倍左右。即使在利好政策出现的当下,马可波罗的估值仍有些显得自信满满。

图源:马可波罗上市招股书

最后,马可波罗声称的募资原因是,用于江西加美陶瓷有限公司智能陶瓷家居产业园(一期)建设项目、广东东唯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540万平方米特种高性能陶瓷板材项目等6个项目的建设升级,全部完工后,将新增年度产能1540万平方米。

在房地产行业下行,存货比例不低的情况下,还要以扩大产能为目标上市募资,这也让不少资本和股民感觉难以理解。

时机、估值和扩产三个问题,都让马可波罗的上市申请时间显得有些奇怪,难道是2023年流动负债率高达85.12%的原因吗?

03

说不定又行了

马可波罗被质疑的,也不仅是业绩被房地产拖累。

据招股书数据,2021年至2023年,马可波罗流动负债分别为66.79亿元43.82亿元和42.77亿元,占负债总额的比例分别为89.30%、77.60%和85.12%。

作为重资产行业,马可波罗流动负债高也不算奇怪,但是在高负债的情况下突击分红就真的要各位自行理解了。

2022年和2023年,公司分别分红5亿元和3.23亿元,合计8.23亿元。其时公司利润分别为15.14亿元和13.53亿元。

也许你也像黑板君一样有所疑问:高负债还敢分红这么多,那干嘛不直接把钱投去扩产,反而要向股民伸手要钱呢?

此外还存在疑似的关联交易,如2021年,马可波罗将6.7亿元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及应收票据对应的债权转让给唯美装饰,账面净值仅为1.6亿元;2022年,马可波罗再次转让1.46亿元债权,而账面净值仅为7669万元。

这些债权源自房企,最后将以债权抵购房对价,问题是这类房企们要交房本就困难,唯美装饰为何愿意接手呢?

据媒体调查,黄建平、谢悦增、邓建华对唯美装饰持股比例分别达到44.02%、14.36%和10.39%;

而这三位在马可波罗的目前持股比例分别为42.12%、14.15%、10.15%,且谢悦增、邓建华是黄建平在公司业务上的一致行动人,如此操作“粉饰”财报,也能看出黄建平上市的决心。

图源:马可波罗上市招股书

据界面新闻梳理,自2月19日至23日这周以来,沪深京上市委就一直未有新的上会安排,同时也未有过新的受理,“空窗期”达12周,直到马可波罗上会计划的出现。而在此期间,新“国九条”出台后,监管也对IPO公司及中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典型如对IPO公司抽检的比例将会大幅提高。

因此,可以看到,作为新规后首个上会的IPO公司,马可波罗受到了各路媒体的关注,其审议结果也被看作是IPO风向标。

总之,暂缓要比终止好得多,如果市场有回暖,说不定又行了,但也希望黄老板对待股民更真诚一些。

发布于:广东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