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陈劲松:一半是商人 一半是书生

楼市相对论

2017-12-21 09:41:21

购房群

买房如何避坑,加入购房群,看看他们怎么说

立即进群

陈劲松是一个商人。

小平“南巡讲话”后,中央便提出加快住房制度改革步伐,各地房地产投资迅速热了起来。中国经济,中国的楼市都在浮动。

蛰伏在香港中海的陈劲松,每月拿着3000港币的月薪,敏锐地洞察着内地发生的一切。

他在纠结,在比较,在观望,在思考。

放弃3000元的港币,投身到国内一片少有的房地产服务行业,这种选择是困难的。但是,也正是处于零起步的房地产服务行业,一旦能做好,无疑是一块诱人的大蛋糕。

在妻子的劝说下,陈劲松最终还是从香港离职,带着自己在香港积累的丰富地产经验,来到深圳加入了世联。当时谁也没想到,这家只花了半小时用2000港币注册的公司竟会做到如今的规模。

但世联地产似乎生不逢时,公司成立伊始的1993年,正值房地产市场政策“刹车”。在这一背景下,朱镕基推行宏观调控抑制地产泡沫,做咨询业务的世联因此受到极大影响。

面临困境的同时,商人陈劲松嗅觉到另一扇门正在打开:深圳、海南等城市出现许多积压楼,如果能解决积压楼,世联就能找到出口。

“房地产行业的开发、销售、运营这一系列模式我在香港见识过,包括香港房地产市场的预售制度、住房按揭、土地招拍挂制度及卖楼花、顾问、策划等营销手段……”陈劲松回忆道。

由此,陈劲松决定推开房地产“策划代理大门”,还放话“只要能接到代理业务,甲方一切苛刻条件均可以承受”。

宝安集团闻声而来。

彼时,旗下写字楼宝安广场销售惨淡,一房未出,而陈劲松、佟捷接手这一项目后将大面积办公楼调整为“小户型”,一时间“小户型”的宝安广场爆卖,世联也由此在行业中一炮而红。

直到如今,陈劲松还在强调,市场不好的时候才是我们的机遇期,如果谁都可以卖楼,我们就没有了存在的价值。

处理好宝安集团的烂尾楼,陈劲松之后的路变得坦荡多了。

这之间还有一个小插曲。最开始,世联办公地点是某某广场某某楼13室,4室,属于“不讨喜”的数字,但是租金便宜。陈劲松可不管这个,能降低成本,干嘛不租?

而随着企业的做大,陈劲松开始思考,如何让企业长久。陈劲松回忆,创业初期,举贤不避亲,但是大了就得走现代企业制度了。他就像一个舵手,小心翼翼地驶得万年船。

2009年,万事俱备的世联地产成功上市。

众多周知,08年的房地产业很惨,但是凭借着不错的利润,世联地产拿到了上市的入场券。09年之后的行情大家也都知道了,楼市迎来爆发式的黄金期。陈劲松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三十年为一道更”。作为一个商人,陈劲松特别懂得等待时机。“机会不是抓来的,而是等来的”。

如今的陈劲松,担任着广东省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中城联盟轮值主席等职务。在各种场合,他都把关系处理地游刃有余,有人评价陈劲松,说他八面玲珑。对此,陈劲松并不反感,“我们做服务行业的,身段必须柔软,如果把人都得罪了,生意还怎么做”。

冒险是商人的天性,但陈劲松却似乎是个另类。他喜欢“循规蹈矩”,谋定而后动。

“我是一个属于风险厌恶型的人”,陈劲松这样评价自己。虽然毕业于建筑系专业,但是他似乎对传统文学颇有研究,言谈处事颇得儒学精髓,做事情喜欢“顺势而为”。

比如,面对房企巨大的利润,不少人劝陈劲松改行做开发商,挣大钱。对此,陈劲松不以为然。“我知道自己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

他喜欢引用《说文解字》里“30年为一世而道更”。道就是规则,更就是改变,道更就是在30年内会发生大规则的改变。事实上也正如他所料。十九大以来,“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已成为全民共识,而建立租购并举的长效机制,则是楼市未来的发展方向。

正是对“大趋势”的明朗,陈劲松才能从容不迫的对公司进行布局和战略上的调整。如已经投入运营的红璞公寓,预计2019年就能盈利,这对于刚刚起步的租赁市场无疑是巨大的鼓舞。面对高库存的二三线城市,陈劲松也及时进行了布局。

此外,在地产圈内,陈劲松也以“敢言”著称,这也是他更“书生”的一面,他似乎有着一种达则兼济天下的胸怀。

比如,陈劲松会偶尔调侃一下房价。他曾在微博里写到:不经意间看到1989年的报纸,北京房价竟然疯长到每平米1600元,政府决定调控!到2017年,在经过28年调控以后,房价终于只翻了104倍。

面对楼市的长效机制,陈劲松也能够在各种平台上积极发声。他坚信,租购同权一定会实现。但是,一项政策的出台,再到完善,需要一个过程。这就需要社会各界积极献言献策,推动着事情向更好的方向发展。他还建议媒体积极发声,“这才是媒体的责任”。

即便在物欲横流的时代,陈劲松依然固执着着一份“清高”。陈劲松曾公开宣称,世联是一家没有秘密的公司,人家一眼就能看穿我们。我们没有特殊的竞争手段,没有专利,不玩概念,不搞垄断,我们的打法是全透明的。一股书生意气跃然纸上。

有人评价,陈劲松有一种理想主义的情怀。而实际上,这不只是情怀,这是企业家的底线,而陈劲松一直在坚守着。

世联行 做好楼市下半场的长跑者

由陈劲松夫妇一手创办的世联行,似乎已成为陈劲松人生的一面镜子。

世联行2017中报净利润2.85亿 同比增长40.57%。如今的它,已从一家仅有几个人的房地产评估公司发展为在深交所上市的房地产综合服务企业。但这在陈劲松看来,这还远远不够。在“三十年为一世而道更”的关键点上,世联行也在做着比较大的战略转型。

进入楼市下半场,整个社会都应该围绕着“建立楼市的长效机制”来走。世联行一方面降低一手房成交占利润的比重,另一方面,大量布局“长租公寓”。

2015年8月,红璞公寓排名前列项目在广州豫章苑开业;2016年,红璞公寓落地20个城市,签约超过2万间,其中已开业运营的房间数近5000间。2017年,陈劲松将红璞公寓的签约规模提升至10万间,在年初,他还公开透露,会持续投入扩规到100万间。

陈劲松说,签约规模到了10万间,过了2018年红璞公寓就能实现盈利,但世联行并非只取“蝇头小利”,公寓包括写字楼的资产运营会成为未来世联行收入构成中的重要部分。

“世联是长跑企业,跟短跑企业的玩法不一样。短跑要的是爆发力,倾其所有,一鼓作气,跑到终点筋疲力竭。长跑是跟自己比赛。跑完全程的都是对路边的加油声、欢呼声视而不见的。”陈劲松说。

陈劲松感慨,在中国做服务业起步容易做大难,开一个火锅店容易,要做到海底捞很难。但是,如今的世联行做到如此大的规模,陈劲松的经营策略又何尝不是一种成功的模范。

全部

相关资讯

报名成功
稍后会有专业的置业顾问联系您
返回楼盘

频道导航

返回首页

看房小程序

APP下载

电话拨通后,请您手动拨打分机号

确定拨打电话

电话号码:

分机号:(可能需要拨分机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