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村落”得胜堡村,承载时光与历史的馈赠~

搜狐焦点大同站

2024-05-17 09:19:55

购房群

买房如何避坑,加入购房群,看看他们怎么说

立即进群

长城一号旅游公路沿线的

长城、古堡、烽燧、墩台、传统村落

成了游客的热门打卡地

“沿着长城一号旅游公路看大同”

采访小分队

来到入列 “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

新荣区堡子湾乡得胜堡村

感受历史文化的底蕴和魅力

得胜堡村因得胜古堡而得名,蕴含旗开得胜寓意的古堡伟岸矗立,成为长城旅游版块上的一颗明珠。得胜堡曾是明代“九边重镇”大同的北门户,与得胜口、镇羌堡和市场堡“一口三堡”组成了著名的长城遗存——得胜堡群。

作为当时最大的堡城,得胜堡是连接口里口外的重要关口,以及著名的“隆庆议和”发生地。明代“立互市”之后,东临饮马河的得胜堡山环水抱、藏风聚气,吸引部分将士留驻,并依靠马市逐渐发展成集军堡、商品集散地和农业为一体的新型聚落村,其边境贸易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

当时,得胜堡街道上店铺林立,经营范围广泛,在周边地区首屈一指。此后,得胜堡村同中国北方很多农村一样,逐渐变成了一个普通的小村庄,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留守农民耕田种地。

这里诸堡相望、烽堠延绵,古长城蜿蜒起伏的壮观景象,真实地呈现了古代先人构建军事防御系统的智慧,这里现存历史建筑数量众多,保存尚好的历史环境要素种类丰富,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极高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

2014年,得胜堡村被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6年,又被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列入第二批中央财政支持范围,并获得专项补助资金,用于传统建筑和历史遗迹的保护性修缮,及改善传统村落的历史遗存和人居环境。

近年来,新荣区在优先长城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随着长城一号旅游公路、西环线示范带的建成,形成以得胜堡等长城古堡为核心的新荣旅游品牌。

沿着斑驳的砖砌券拱关门走进得胜堡村,石条车辙尽显历史沧桑,长城堡寨形制的“三大街、六小巷”使得堡内街巷井然、民居古朴。古大街笔直向北通到玉皇阁,络绎不绝的游客徜徉在街巷中,看许家院、高家院、孙家院等历史民居,欣赏“万里茶道”实物展和“民族碰撞融合”展。

玉皇阁前,村民何俊元支摊为游客写字作画,还当起了导游志愿者,并自豪地把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一件件如数家珍般介绍给游客,从古堡村落历史,到玉皇阁铜钟,再到当年蜚声晋蒙的得胜堡韭菜等,讲得绘声绘色……

眼前所见,让人不由地相信,古老的得胜堡村正焕发出勃勃生机,必将在奔向美好生活的道路上阔步前进。

记者手记

保护传统村落 我们在行动

作为明长城的重要军事边堡,得胜堡也是历史上蒙汉民族融合的一个重要节点,从战争时期烽火连天的战场,到和平年代互市贸易、商贾云集的集市,这种转变,塑造出得胜堡村独有的精神特质,不仅农耕文明底蕴深厚,军旅文化、边塞文化、民族融合文化同样丰厚鲜明。

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值得传承和延续。令人欣喜的是,保护传统村落,我们在行动。从得胜堡村的变迁可以看到,从国家到地方,再到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村民,从上到下所有人都在付出巨大努力,保护村落的传统格局、历史风貌、人文环境,“保护为先、利用为基、传承为本”已深入人心,并已初显成效。实践证明,只有改善传统村落的居住和生活条件,实现生活设施便利化、现代化,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促进村民增收致富,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焕发文明新气象,才能留住乡亲、护住乡土。

来源:大同日报融媒

全部

相关资讯

报名成功
稍后会有专业的置业顾问联系您
返回楼盘

频道导航

返回首页

看房小程序

APP下载

电话拨通后,请您手动拨打分机号

确定拨打电话

电话号码:

分机号:(可能需要拨分机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