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乡土情怀(新时代新步伐)

焦点银川

2019-06-18 08:51:26

购房群

买房如何避坑,加入购房群,看看他们怎么说

立即进群

近年来,随着城乡格局的快速演变,公共空间被侵占、“四旁四荒”(路旁、村旁、宅旁、水旁、荒山、荒滩、荒沟、荒地)成为某些人私有资源的现象在农村时有发生,这些被占公共空间往往环境脏乱差,一时间成了社会治理的“真空地带”,严重影响了美丽乡村建设。

面对这种现象,许多地方都在寻找解决之道。江苏省邳州是个拥有190万人口的县级市,地多、村多、人多,情况复杂,单靠生硬的政府行为,力量显然单薄。江苏省邳州市提出了“公共空间治理”的概念,通过听群众说、向群众讲、带群众干、让群众享,把本该属于社会公共资源的空间收回公有,再建立起同广大群众的联系——统一规划、重新分配、利益共有,充分挖掘其公共属性,让其造福群众。

一提起“公共”和“治理”,好像和老百姓没太大关系。在一些人的思想里,“公共”的事和“自己”的事是分开的,“治理”的事更是历来就归政府。

邳州换了个思路。对那些长期占用公共空间的人,政府反而退出了游说的排名前列线。基层党员站了出来,左邻右舍做出了示范,七大姑八大姨的电话一个劲儿的往不配合治理的人家里打。舆论压力来了,道德的柔性光芒照亮了心堂;更何况,重新整治后的公共空间,无论是所有权的再分配,还是统一的环境治理、生态的提升,受益的还是周边群众。一点一滴的变化大家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唤醒“乡土中国”里的柔性力量,激活街坊邻里、同乡亲友的道德关怀,成为邳州市开展公共空间治理的关键所在。

邳州市委书记陈静说,美丽乡村,就是要让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当人们开始从道德、情理的层面考量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关系,重新审视自己行为造成的社会影响,积极寻求个体在公共事物中的定位时,就是新的“乡愁”的开始:那些非法侵占得来的个人私利,远敌不过街坊邻里、亲戚朋友给予的“认可”和“心安”,人们对治理公共空间的渴求,转化为乡土情怀的具体实践。

这样一来,个体的私欲显得尴尬,不理智的占有逐渐悄悄退出。经过治理后的村子大变样:斑驳的旧墙变成了粉刷整齐的白墙,上边有村民画的民俗宣传画;家门口堆放杂物的空间被清理成为精心规划的菜园子和花园;淤泥浅滩变成了森林花海;私家领地变成了街心公园。原来,被违建占掉的空间可以如此优雅,狭窄的街巷也能变得整洁宽敞,还会有谁会与和谐优美的公共环境过不去呢?

邳州实践让人看到这样一个事实,美丽乡村建设、公共空间治理还是要唤醒深埋在每个农村群众心底的乡土情怀,将其变成一个你、我、他共同参与的事业。政府定得是政策,是导向;法律立的是底线,是威严,而老百姓的共同参与,是道德、习俗和情感凝聚而成的柔性力量,激发的是蕴含在人和人最朴素关系中的理性认知。

文章来源:人民网

全部

相关资讯

报名成功
稍后会有专业的置业顾问联系您
返回楼盘

频道导航

返回首页

看房小程序

APP下载

电话拨通后,请您手动拨打分机号

确定拨打电话

电话号码:

分机号:(可能需要拨分机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