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闽乡村:几近消亡的“老”产业又获“新”生

闽北日报

2018-11-04 19:42:26

购房群

买房如何避坑,加入购房群,看看他们怎么说

立即进群

原标题:八闽乡村:几近消亡的“老”产业又获“新”生

在八闽大地的乡村

有一批这样的人

他们怀着对家乡的一片痴恋

和当地村民一道

将家乡的“土资源”变成了“香饽饽”

坚守:

留住“诗意的乡愁”

深秋闽北,山青竹翠。

阳光下,杨进财手指飞舞,一根根细细的竹篾在地上有节奏地弹跳着,才几分钟,一个漂亮的竹笼便有了雏形。

▲杨进财正在编制“观照”灯笼。(徐庭盛 摄)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情结,而我的情结,就是家乡的翠竹。”

“小时候,房前屋后都是竹子,村里的每个人都是篾匠,不少老人都有一手好活儿。”杨进财说,农事用的竹箩、竹筐、竹筛,捕鱼用的鱼罩、钓竿,运输用的竹扁担,还有生活用的竹椅、饭桌盖、竹饭甑、竹茶桶……

杨进财家乡闽北政和,有45万亩竹山,年产毛竹近千万株。这里的竹材品质好,是做竹艺的上好材料。

“可民间能做篾的农民越来越少。”杨进财心痛地说。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农业逐渐工业化、规模化,相当一部分“老”产业都在慢慢衰落,甚至消亡。当人们用更加现代化方式生产的农产品填饱了肚子,却发现已经越来越难找到“乡村的味道”。

如何让篾艺发展成产业?

2009年,在浙江打工的杨进财回到他魂牵梦绕的家乡。向朋友凑了两万多元,搭盖了一个简易的厂房,杨进财就干了起来。72岁的父亲杨上泉是村里的竹编“能手”,这让杨进财心里有几分底气。

从几户村民参与,到近二百户村民参与,销售额从几十万到几千万,“纯手工”既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又遭遇了规模难以扩大的烦恼。

于是,杨进财发明了一种模具,让农民把材料和模具领回去,利用闲暇时间和闲余劳动力编制灯笼,这让农民在家门口也能靠手艺赚钱。

“一天可以做七八个,有空就来做,一个月可以赚一千多元。”44岁的郑秀妹在县城租了一间房,一边照顾正在读书的孩子,一边利用闲暇时间增加一些收入。

如今,家乡的美丽容颜未变,而政和县的竹编产业却在杨进财的带动下,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发展成为当地一个知名的富民产业。

与政和竹器一样,南靖下魏草席、安溪茶叶粉干、连城客家姜糖等一个个富有历史文化底蕴,又独具地方特色的“老”产业在过去的30年里渐渐没落。老产业之“老”,在于其历史悠久,也在于其曾日薄西山。

随着工业化时代的到来,更加坚固耐用的铜铁铝器走进了人们的生活,杨进财和其他篾匠们一样,一度放下柴刀与竹篾。

从此,清香不再,记忆渐冷。

在很多人看来,这些费时费力的“老”产业,在快消品文化盛行的工业时代里显得格格不入。

然而,在乡村,这一切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在三明将乐,被誉为“将乐古法熬制红糖第十一代传人”的肖六金正在忙着推介“家乡的味道”。

“锅底探宝、旺火观花、匀浆打沙……古法熬制红糖有严格的18道程序。这样熬制的红糖口感细腻,但产量只有工业红糖的一半不到。”肖六金介绍说。

将乐县熬制红糖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东越王余善乘舟闻糖香,烈士萧志廖以红糖为干粮参军等故事,在当地家喻户晓。

在鼎盛时期的1940年,全县甘蔗种植面积达到1406亩,但到了2015年,面积只剩下100亩左右,眼看千年历史就要中断。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态文明意识的觉醒,人们对“诗意乡愁”的渴望愈加强烈,记忆里的“老”产业正是较佳载体之一。

站在城市里回望乡村,人们欣喜地看到,还有许许多多和杨进财、肖六金一样的传承人尚在坚守“老”产业,不仅留住了“诗意乡愁”,而且还激发了乡村发展新动能。

“原来是养在深闺不为人知,现在已推向全国各个城市并远销国外。”肖六金欣慰地说。

在将乐县,2017年甘蔗种植面积已比2015年增加了2倍多,红糖产量翻了两番。

“老”产业再度振兴,其背后是生态理念的变迁。肖六金说,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和追求具备天然、生态、绿色等属性的产品,正是这些新理念赋予“老”产业新生命。

“是这个好时代,给了我们施展拳脚的机会。”肖六金说。

返乡:

重拾“消失的记忆”

“故乡在胃里。”

“小密村,家家户户都会酿包酒,独特的工艺赋予了包酒独特的口感。”2010年,黄向东回到家乡浦城县富岭镇小密村,带着自己500多万元的积蓄。“感觉有一份使命,就是将包酒产业做大做强。”

和土生土长的村民不同的是,黄向东不仅拥有资金,还拥有丰富的从商经验。

2013年,他开始打造“观光工厂”,用美景、美味“打动”游客。

“在这里,可以体验包酒的制作工艺,品尝浦城特色小吃。”黄向东说,一下子人气就旺了,如今小密村留守的村民几乎都参与其中,每年收益颇丰。

如果说,乡村技艺传承人为“老”产业守住了一方阵地,那么,新一代返乡者则为“老”产业开辟了一片新疆土。

和黄向东一样,大量有知识、有文化、有眼界的青年人返乡创业,成为“老”产业复苏的主力军。他们在保留传统农副产品“原汁原味”的同时,拥有更加现代的经营管理理念。尤其是在提升质量、包装宣传等方面,颇为独到。

“家乡的味道,是儿时的记忆,是骨子里的文化记忆。”2006年大学毕业后,林琴到厦门市打工,辗转于酒、茶、广告等行业间。不变的是,无论哪个行业的客户或朋友,知道了她是永安人后,都委托她代购永安的黄椒酱,每年累计多达上百斤。

2013年,林琴索性辞去了工作,回到家乡专心做起了黄椒酱。“剁碎的黄椒,配上酱油、白糖、蒜头、盐,我想要做出小时候的味道,永安人最熟悉的味道。”

在保留传统味道的同时,林琴对黄椒酱做了一些改良:包装由塑料瓶换成了玻璃瓶;使用反蒸馏技术延长了保质期;注册了品牌商标……

“农村数字化、信息化、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也推动了‘老’产业的复兴。”林琴说,不少批发商都是通过网上合作的,如今一年能卖到5万罐左右,光微信号一个月就能卖掉1000多罐。

蓝图:

共谋“乡村振兴路”

邵武和平豆腐、永泰藤编、浦城木樨茶、福安桃花酒……在八闽大地上,“老”产业的复兴已渐成气候。一个个“老”产业的复兴,不仅让人们重温曾经消失的记忆,也让“诗意乡愁”有了更多现实载体,更是带动了一批农民脱贫致富。

但以小农户为主的产业模式,仍是“老”产业壮大的难题,而“优质难卖优价”,是“老”产业发展的痛点。

在9月底公布的《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再次强调了质量兴农的思路,为“老”产业破除了发展障碍,描绘了美好蓝图。

“国家实施的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战略,为农村‘老’产业发展带来了机遇。”福建省农村工作研究中心研究员黄跃东说,发掘原生并扎根于农村的“老”产业,有望吸引资本和人员回归,实现乡土创业。

然而,“老”产业在发展中也遇到了一些新问题。黄跃东分析认为,目前“老”产业发展主要遭遇的问题有:标准缺失导致质量不稳,作坊众多导致无序竞争,门槛较低管理粗放、“各自为营”难塑品牌等。

“产业复兴的较大难点是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老产业’普遍门槛低,很容易仿冒。”林琴说,自从创建了品牌以后,永安已涌现出近十个类似的品牌,一个品牌一旦出了问题,就会“一损俱损”。

在姜代海看来,技术制约了“老”产业的发展。“笋干是南方的特色美食,尤其受到江浙一带人民的喜爱。一斤能卖到20元左右。”十多年来,姜代海靠着销售家乡永安的竹笋,养活了一家人,但却始终难以提高销量。

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姜代海开发了开袋即食的预泡发笋干,并通过淘宝、微信等电商渠道销售。“2015年销售1万包,2017年就增长到6万包,销售额达到60万元。”姜代海说。

“我们在调研中也发现了此类问题。”南平市副市长黄苏福说,南平市打造了“武夷山水”区域公共品牌,统一产品质量标准、统一检测检验、统一品牌宣传运营,倒逼企业和农户在生产源头上就把好质量关,也将助推“老”产业的振兴,带动一方百姓致富。

“作为政府部门,在助推‘老’产业发展时,要注意保护资源特色,加强产业引导,以带动经济效益为主要衡量标准,也要兼顾生态、社会、文化效益等。”黄跃东说。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大幕的开启

未来在农村广袤的大地上

将有更多的“他”和“她”

带着一份天然的情怀,为家乡带来巨变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版权声明:欢迎分享!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编辑:郭婷婷 值班主任:张旭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全部
报名成功
稍后会有专业的置业顾问联系您
返回楼盘

频道导航

返回首页

看房小程序

APP下载

电话拨通后,请您手动拨打分机号

确定拨打电话

电话号码:

分机号:(可能需要拨分机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