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武汉房企赶走年轻人,那家武汉房企年轻人跑光了

武汉焦点原创

2019-05-13 10:31:43

购房群

买房如何避坑,加入购房群,看看他们怎么说

立即进群

最近,武汉一家本地房企,批量解约19届管培生

据说在国内HR届引起小轰动

很多猎头/人力资源人士表示

他妈的地产公司真不靠谱

批量解约管培生,在HR届很忌讳

有HR分析,这家房企能招“管培生”

很大原因在于“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名号

不少学生一搜是百强,觉得可能还行,就贸然去了

这就犯了经验主义错误

实际上,这家开发商去年销售不足百亿

他凭什么进地产企业百强?

稍微有点行业常识的人,都明白是怎么回事

但涉世不深的应届生,哪里知道这行水有多深?

哥看到这些管培生的学校,不乏985、211

就跟这些HR说的一样

学生们错估房地产行业的生存能力

年销售不足百亿

恐怕已经是这个行业的“高危动物”

这件事作为个案

其实没什么好说

但基本在同一时间

武汉另一家房企,发生截然相反的一件事

他家的管培生,差不多都跑光了

“去哪里了?”哥问

考研的比较多,还有很多开面包店、奶茶店,自己当老板吧,爷不伺候了。家里都不差钱,经历过这行加班的节奏,他们都发誓不回地产

说实话,听到这个答案,哥非常哑然

因为这家开发商,特别在国内是明星般的存在

以这家房企管培生身份入行,简直是含着金钥匙出身啊

为什么不珍惜?

这一代年轻人,真的跟过去不一样

01

10年后,这个行业会消亡吗?

不会。

这个行业养活不了人吗?

不会。

这个行业会淘汰很多人吗?

会的。

但我不能被淘汰。

一般在朋友圈发这种“鸡血”的,都是80后70后。

90后尤其是95后,根本不是这种思维。

昨天,有个开发商高管讲亲身经历。

他问一个95后小朋友,你的业绩为什么这么差?

别人回答:老板,我其实还可以更差……

这个现象确实存在。

哥2017年市场最火爆的时候,加过很多置业顾问微信。

现在吧,大概70%左右转了微商。

时间点,就是去年底今年初,行业最冰封的时候。

所以很多中老年人,非常看不惯现在的年轻人。

怎么一点挫折都经历不了?

当年老子卖知音湖,是怎么从大坑里爬出来的……

好了,打住,好汉别提当年勇。

用现在的流行词叫,丧,佛系。

都是一种生活态度。

说实话,这种情绪比较负面,但对自己确实有用。

至少在996、007横行霸道的今天,可以保命。

家庭经济状况良好,独身子女,全民创业……太多太多的底气和机会。

都让一些年轻人可以理直气壮做“废物”,这确实是发达经济体的一大特征。

现在,早就不是父母双下岗的80后,全靠自己的时代。

所以很多中老年人,完全不能理解。

武汉一家本土房企的营销总,听置业顾问汇报什么六个荷包买房,非常惊讶——

买个房子还要靠父母???

大哥,武汉早就不是你月薪3000,房价也是3000的时代了,好吗?

02

除了人群心态、境遇有很大不同,有的房企解约管培生,有的房企管培生当逃兵,折射的是整个行业的全新生态。

丧这种文化,据说诞生在日本。

我们很多人小时候爱看日本漫画。

那哥印象中,日本漫画应该是这样——

没想到,现在最流行的漫画,是这样——

这画风转得实在太猛。

一个从小哈日的朋友告诉哥,灌篮高手是所谓日本漫画界最后一代“昭和男儿”。

后来,日本当红的都是“平成废物”。

“你印象中所有积极向上的,江口洋介、反町隆史啥的,早就被一众娘娘腔吊打。”

丧,在时间线上,跟日本经济失去的30年吻合。

至少在房地产这行,大致时间点,也比较吻合。

哥举个身边的例子。

当年哥毕业的时候,同届最优秀毕业生,去了一家广东叫不上名字的房地产公司。

很多同学都不理解,以人家实力,完全可以去事业单位、央企,最屁也是宝洁,怎么去这种不入流公司?不入流的行业?房地产干啥的?工地搬砖吗?

时间啪啪打了我们所有人的脸。

这公司挺过2008后,像热气球一样膨胀,制霸宇宙。

他们那一批新员工,都跟着公司开疆扩土,全国到处派驻。太有钱了,地太多了,项目刷刷上,员工完全不够用,进公司不过5、6年,很多年轻人,都开始担纲城市总,区域营销负责人,项目总。

这位同学,大概入行不过7、8年,就成为这家超级集团子公司一把手。

选择真的比努力更重要。

搭上国运这趟快车,命运迎来天翻地覆改变。

哥想问的是,现在,你们在这个行业,还有这种机会?

你们还能在有生之年,再碰上一次房地产波澜壮阔的崛起?

没有。

再没有这种百年一遇的超级红利。

03

所以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丧,本来就是常态。

每天斗志昂扬当奋斗狗,攒点钱就惦记买房沉淀资产,孩子刚刚变成胚胎就琢磨阶层跨越,反而是不正常的现象。

很多早期出国的人,都说法国人、意大利人,甚至整个欧洲人,都好懒。

没啥,估计我们马上也会进入这个状态——

不奋斗、不生娃、不买房

美国能一直牛逼,可能因为美国人是相对最勤奋的西方人,因为上升通道没堵塞,盖茨乔布斯马斯克一茬接一茬出。

只有在国家、行业非常非常罕见的快速发展期,拼搏才会成为主流价值观,因为机会就在向你招手啊。一旦高速发展的势头停滞,机会越来越少,上升通道被堵死,大部分人都会进入得过且过的常态。

现在武汉市面上这些开发商,常态一家公司1块地,1个项目吧?

好点的2个项目,N盘联动的开发商,越来越少见,不是地方巨无霸国企就是央企。

想想5、6年前,武汉本土房企,都有3、4个项目同时操盘。

在这种情况下,你有多少晋升机会?

从小策划成长为策划主管都难,还得别人让位。

机会,不再有增量,只剩存量的洗牌。

不想丧,都不行。

 

尤其现在武汉,很多项目都在4环,甚至4环外。

项目周边,除了农田就是水塘,20多岁的青春天天跟这些打交道,换谁都受不了。

要么每天坐2小时公交上班,很多年轻人还没买车;

要么在旁边租农民房住;

就像某宇宙较大房企年轻员工说的,虽然挣钱,但开销基本上就是买烟,实在没地方消费。

哥是管培生,哥都要跑。

04

说到底,房地产已经进入平稳发展期的常态化,很难再为年轻人创造一球成名的机会。

就好像中国的新首富,可以做手机,可以做互联网,但恐怕很难再是做空调出身了。

前段时间,批判996非常流行。

最义愤填膺的就是年轻人。

当时,哥就有两个疑问:

1、很多老板也996,他们为啥没猝死?

2、地产行业也普遍996,他们为啥不抱怨?

当时地产圈也在转一篇爆文,但大家心态都是相互调侃,完全没有互联网的苦大仇深。

是加班不够猛,还是盒饭更好吃?

都不是。

哥分析,房地产,大概更接地气。

思想保守的哥,完全跟不上节奏,实在无法理解共享单车、打车、送餐这些业务模式。

亏到那种程度,还能几十亿几十亿烧钱,一分钱不赚,老板、技术骨干个个身价上亿,这在房地产行业,简直不可想象。

房地产这行,再怎么说,至少销售收入减去各种成本,还是正数。

互联网,赚大钱的都是VC、风投、估值、烧钱,站在风口,想穷都难。

也因为站在风口,心态不太一样。

房地产,是实实在在的行业支撑,带动行业上下游、创造城市化,财富积累/资产沉淀。

几千亿的销售额,说起来只是数字,都是一套房子一套房子卖出来的,作为常规实体行业,从业者早就习惯拼接点、抢时间、推进度,控制成本、追求利润。

只有银行放款,实现销售节点,佣金/分红才会到账。

从来没有说,市场认为你房价该涨了,开发商账户就能自动入账。

所以有地产人调侃,习惯被各种压制市场的政策博弈,行业寒冬是不是对互联网太陌生?加个班都要大惊小怪。

但是请注意,这也是房地产“老人”的思维。

何以解忧,唯有暴富。

既然这行业都没有暴富的机会,连“百强”都随时处于危机四伏的境地,年轻人对他的依恋,献身,又从何而来?

有一句老话说,没有人永远18岁,但永远有人18岁。

年轻人不掀桌子,比中产阶级的财富可以传承,还不正常。

CLICK  !CLICK  !CLICK  !

扫描二维码

加入搜狐焦点-黄峰淘房交流群

一起聊房,看房,买房

来源:微信公众号黄峰淘房

全部

相关资讯

报名成功
稍后会有专业的置业顾问联系您
返回楼盘

频道导航

返回首页

看房小程序

APP下载

电话拨通后,请您手动拨打分机号

确定拨打电话

电话号码:

分机号:(可能需要拨分机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