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潍坊】山东科技较高奖为什么给了潍柴?全国少有的此国家创

潍坊房产小编

2021-04-19 09:27:09

购房群

买房如何避坑,加入购房群,看看他们怎么说

立即进群

4月16日,山东省科技创新大会在济南举行。山东重工集团、潍柴集团董事长谭旭光荣获山东省科技较高奖。

潍柴是我省国企改革创新发展的典型样本。科技行业“较高荣誉”为什么给了潍柴?1到世界500强企业参观受刺激:先进生产线都用篷布盖着跟自己比,或许每一天都在进步,但只有“走出去”,才能看到与世界的差距。1998年,潍柴濒临破产。也就是这一年,年仅37岁的谭旭光,走上潍坊柴油机厂厂长的岗位。除了“扛着铡刀搞改革”,他还把目光放在了全世界。当时,谭旭光到欧洲一家世界500强企业参观。那时的潍柴,没有现在这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对方企业只派了一名经理带着参观,并且给看的都是即将淘汰的东西,先进的生产线都用篷布盖着。这一点,对潍柴团队刺激很大。但“不争排名前列,就是在混”的潍柴人,越刺激越有干事的激情——必须克服重重困难,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2002年,在企业完全走出困境的时候,潍柴立即启动了重型商用车发动机的研究。当时潍柴老一代斯太尔产品正开始处于供不应求阶段,谁也不会想到,潍柴团队又大胆决策,立即启动储备新一代产品……有思路才有出路,有作为才有地位。如今,潍柴通过创新,成为全球柴油机产品线最全的少数几家企业之一,欧洲的那家先进发动机公司,现在全部对潍柴开放,主动邀请谭旭光到核心产品区参观。引进、消化、吸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21世纪初,潍柴与世界一家一流设计公司合作。在当时,一般的“操作模式”是对方给设计一个产品、给图纸,然后就自己去生产。这一点被潍柴“断然拒绝”,提出必须要有潍柴工程师参与。经过多轮博弈,技术“排他”被“巧妙化解”,潍柴派了30个工程师,还在当地也建立了自己的研发中心。“他们回来以后,掌握了正向开发流程,也就有了潍柴的技术雏形。这是我们团队和世界一流企业的合作成果”。

放眼世界找对手,挑战全球争排名前列。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幻、行业如何跌宕起伏,潍柴始终心无旁骛攻主业。从濒临破产的老国企发展成为一家国际化跨国集团,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潍柴速度”“潍柴奇迹”2谈了30次的收购“谈崩”了?!对于企业家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产品和管理,两者互为条件,相辅相成。产品是“雪中送炭”,管理是“锦上添花”。凡是成功的企业,掌舵者一定是科技型的战略管理者,而不是一个单纯的企业管理者。2004年,潍柴动力在香港上市,一步打通资本国际化道路。一家国际巨头看好了潍柴的发展,准备收购潍柴。这家国际企业的目标很明确:控股。谭旭光回忆,前后一共谈了30多次,每次他都亲自参与。当时这家外资企业描绘“前景”:我要把较先进的技术给潍柴。谭旭光问,“你什么时候给?我就要世界较先进的大缸径大功率发动机技术!”对方同意了,但前提是要按照市场规则给,市场需要的时候再给。谭旭光和团队明白,这样一来,就不是潍柴可以控制了。对方所谓的控股,就是要让潍柴“交权”。于是,潍柴给出了自己的态度:当你把这个发动机技术在潍坊落地以后,就“交权”。就因为这一个小要求,双方最后“谈崩”了。从那个时候起,谭旭光更加坚信一流的技术只能靠自己,要是要不来的。

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潍柴人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柴油机热效率从26%到今天行业的平均水平——45%-47%,经历了百年的历程。不断提升柴油机热效率是行业科技人员共同追求的目标,也是这个行当有抱负、有梦想的人共同追求的梦想。如果直接说产品在世界上超过了国际巨头,可能没人相信,但是有技术超过了,就是“你学不走拿不走的,他就高看你一眼”。十年磨一剑。2020年9月16日,潍柴集团发布全球首款本体热效率突破50%的商业化柴油机,创造了全球商业化商用车柴油机热效率的较高纪录。无疑,这如同首次有人百米比赛跑进10秒,是一条爆炸性新闻。谭旭光透露,潍柴的目标是要在“十四五”期间,热效率力争突破55%。318万美金年薪聘技术总监20分钟挖“三清博士”在谭旭光看来,一些企业都是将创新挂在嘴皮子上,说缺人才实际上是不舍得花钱。其实,引进人才是一种投资。“投资是有回报的,而不是成本”。潍柴在近20年的发展中给予了很好的回答。2005年,潍柴聘请了一名有丰富国际大公司工作经验的海归博士回国,担任潍柴动力技术总监,18万美金的年薪让很多人直言“谭疯子真疯了”。因为当时,潍柴同等级别的高管年收入也不过十几万人民币。“鲶鱼效应”吸引并激发一批又一批高端人才到潍柴建功立业。每年潍柴博士开放日,都会吸引上百名博士生前来,谭旭光都会专门抽出时间与他们座谈交流。全球聚才,打造科技人才“硅谷”。如今,潍柴在全球多地设立了研发中心,组建起5000多人的研发队伍——哪里有人才,就在哪里建。就在获奖前的4月14日晚,谭旭光在潍柴集团本部主持召开集团全球CEO大会,并作了题为《未来十年,我们会被颠覆淘汰吗?!》的主旨讲话。对于这个问题,相信潍柴人已经有了答案。如果说科技生态是企业的生命线,那么在科技生态建设中,让那些想干事、敢干事的人不受约束,培养创新“疯子”更加重要。2020年2月,《潍柴高层大换血 一天上任四名副总裁》的消息引起关注。其中最年轻的当属1983年12月出生的陈文淼。他与潍柴的故事要从2009年12月的一个电话说起。在之前,本硕博连读、毕业于清华大学的陈文淼给潍柴投了简历。谭旭光知道后,在北京出差间隙找到了陈文淼。短短20多分钟的面谈,让陈文淼吃下了“定心丸”。重担千斤,“氢”装上阵。最近几年,陈文淼所在的新能源创新团队,从柴油机燃烧和排放方面的研究课题,转向氢燃料电池的应用与推广。如今,潍柴2万台燃料电池产能的生产线已经投入使用,建立了加氢站,投放的氢燃料电池公交车在山东跑了600多万公里。

4月16日下午, 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落户潍柴,陈文淼说,踏踏实实做事“不忽悠”,天时地利人和,从国家到地方都“倾情”潍柴,这是技术创新瓜熟蒂落的过程。人才不是成本,而是较大的资本。数据显示,潍柴连续15年大规模引进优秀毕业生和全球中高端人才,仅发动机板块研发技术人员就达到3500余人。在谭旭光带领下,现如今潍柴已打造出“自主创新+开放创新+工匠创新+基础研究创新”四位一体的新科技创新体系。4重奖“功臣”之后又成立“乱烧钱”的部门洪磊多机型缸盖智能装配单元、英杰全自动8轴缸盖主螺栓拧紧机……在一号工厂车间生产线上,有很多类似以发起人名字命名的项目,这样的设备单元成为企业一道道“风景”。一方面让员工们有了自豪感,另一方面也有了会被先进技术或解决办法“覆盖掉”的紧迫感。2004年时,每190秒下线一台发动机,如今提速到了90秒。而这,仅仅是潍柴鼓励创新的一个缩影。创新,必须加大投入。生产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良性循环打造创新生态,这是潍柴的探索和实践。奖罚分明,是很多人对潍柴的印象。奖励温柔以待,“上不封顶”,让人“眼红”;处罚毫不含糊,“绝不手软”,令人“心疼”。

2019年7月25日,潍柴集团召开科技创新发展暨科技奖励大会,拿出1亿多元资金重奖科技创新成果和团队。作为潍柴动力的总设计师,张纪元被授予“潍柴较高科学技术奖”,奖金1000万元,个人奖励金额创潍柴历史之最。在重奖科技研发人才的同时,潍柴还大力奖励一线工匠。2018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王树军被授予“潍柴首席工匠”称号,奖励100万元。同年9月2日,潍柴动力在西安先后召开陕重汽、法士特科技创新大会,重奖科技创新“功臣”,在企业内聘任科学家、青年科学家,进一步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早在10年前,谭旭光和团队就开始思考未来新能源怎么做?那时,他就“要求”研发部门大胆花钱。数据显示,近十年,潍柴研发费用占到了年销售收入的5%,其中研发费用的20%是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2020年,潍柴又成立了未来技术研究院,定位前沿基础技术研究。潍柴动力未来技术研究院院长孙楠楠介绍说,在研究院190多人的团队中,博士就有30多名。在企业,大家更喜欢称这个部门是一个“乱烧钱”的部门,但大家都明白“乱烧钱”是有边界的、是有方向的,只要在这个边界和方向内,想怎么“烧”就怎么“烧”,“烧”的过程一定“烧”出需要的东西来。“不算投资回报,但实际上有明确的目标”,孙楠楠说。

创新,更是创“芯”。从追跑到并跑再到领跑,勇闯科技“无人区”,不断造梦、追梦、圆梦,“一天当两天半用”的潍柴人,在“丛林型”生态的激励下,像“永动机”一样,创新不止、奔腾不息。4月16日下午,由潍柴动力牵头承建的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正式落户山东。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共同为其揭牌。科技部、中科院及省委、省政府等领导,见证了这一重要的历史时刻。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是全国少有一家燃料电池技术领域的国家创新中心。该中心以产业前沿引领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与应用为核心,将努力提升我国燃料电池及相关行业核心竞争力,建成代表国家面向国际竞争前沿的战略科技力量。根据去年科技部出台的《关于推进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的总体方案(暂行)》,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定位于实现从科学到技术的转化,促进重大基础研究成果产业化。

全部
报名成功
稍后会有专业的置业顾问联系您
返回楼盘

频道导航

返回首页

看房小程序

APP下载

电话拨通后,请您手动拨打分机号

确定拨打电话

电话号码:

分机号:(可能需要拨分机号)